日韩在线观看高清视频,给我播放片在线,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系列全文阅读全文目录

首頁 一代高僧

虛云老和尚圓寂紀念:禪宗泰斗 百年傳奇

大菩文化 2020-10-28 16:20:25

虛云老和尚法相


虛云老和尚一生壯闊波瀾,閱五帝四朝,受九磨十難,兼承禪門5宗,重興6大名剎,歷坐15個道場,堪稱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高僧。


他19歲出家,此后百余年,以一衲、一杖、一笠、一鐘遍傳佛法,行跡天下,不僅恢復重興諸多寺院,還為后世禪宗復興培養儲備了大量的弘法高僧和護法居士,其門下嗣祖沙門比丘較為著名的有十余人,其中一誠、傳印兩位大德高僧先后擔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此外,虛云老和尚還著有佛學經書,有《法華經略疏》《遺教經注譯》等十幾本,為近現代佛教的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和卓越貢獻。


閱五帝四朝


虛云老和尚墨寶:應無所住


道光二十年(1840年),虛云老和尚出生在福建泉州,其父蕭玉堂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受聘入泉州府幕,出生時母親就去世,幼時由庶母撫養長大,從師讀儒書。


咸豐八年(1858年),離湘至閩,于福建鼓山湧泉寺出家,拜常開法師為師,后依妙蓮法師受戒。


同治二年(1863年),任職鼓山,次年十二月冬,其父病故,虛云老和尚從此不探問家事,斷絕音書。


光緒十八年(1892),受臨濟宗衣缽于妙蓮和尚,受曹洞宗衣缽于耀成和尚。數十年如一日勤修苦行,先后至國內外名山大剎參訪耆宿,研習經教,參究禪宗。


宣統三年(1911年)九月,地方大亂,統兵官李根源排斥佛教,率兵入雞足山,欲拆寺逐僧,經虛云老和尚出面,李根源皈依三寶,引兵而去,以后李氏維護佛教甚力。


民國元年(1912年),在云南成立佛教分會。民國十八年(1929年),回福州鼓山寺住持,此后數年,在鼓山講經傳戒,修繕寺院,并整頓鼓山佛學院。


新中國成立后,虛云老和尚在北京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發起人會議,并被推為首席發起人;1953年6月,被推舉為正式成立的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同年,被聘為全國政協委員。


1953年夏,虛云老和尚赴北京參加中佛協成立大會,于廣濟寺主持浴佛法會


1959年10月13日(農歷九月十二),虛云老和尚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禪寺安詳圓寂,世壽一百二十,戒臘一百零一。


虛云老和尚以其一百二十歲的世齡,歷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與宣統五位皇帝;滿清皇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以廣大慈悲心一心念佛,攝諸眾生。


受九磨十難


1936年,虛云老和尚在南華寺春戒期間


求法開悟,虛云老和尚參拜過的名寺古剎和祖師大德數不勝數,登山涉水,足跡遍布山川平野,忍常人所不能忍,故成常人所不能成。


43歲時,為報父母深恩,虛云老和尚發心朝圣五臺山,由普陀法華庵起香。


初開始時,有偏真、秋凝等四僧附香,渡海由寧波登陸,向北前進,過了蘇州、常州,天候漸冷,四位附香者先后退出。


虛云老和尚一人繼續禮拜前進,經南京渡江到浦口,在獅子山寺掛單過年。后經蘇北入河南,經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到了臘月,拜到黃河邊的鐵謝渡。


渡過黃河后,泊岸天已晚,四無人煙,虛云老和尚在路邊一個茅棚中度夜,后半夜大雪紛飛,黎明后積雪盈尺,過往無人,他在茅棚中枯坐念佛,饑寒交迫,日復一日,到了第六日,陷入昏迷,幸得一名為“文吉”的丐者相救,得續一命。


備受饑寒而道心愈朗,拜至豫北懷慶府,在洪福寺掛單過年,正月初二繼續起香向前,五月底終至五臺山顯通寺,親見文殊菩薩金顏。


歷時2年,虛云老和尚足足跪拜二十三個月,除為疾病所困,風雪所阻,這種毅力和堅韌,也注定了他絕非常人。


五十六歲時,赴約渡江時失足墮水,甘自一晝夜,為漁者所救,送至寶積寺,醒過來時,七孔流血不止。后至高旻寺,專心修行,于六枝香開靜時,茶水外濺,一聲破碎,頓斷疑根,如從夢醒,當即開悟,述偈曰: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又偈: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于佛法開始有更深刻的體會。



六十一歲時,逢兵荒馬亂,遍地饑荒,虛云老和尚隨扈蹕西行,至臥龍寺建息災法會,佛事畢,至終南山結茅,覓得嘉五臺后獅子巖,地幽僻,為杜外擾計,自此改號“虛云”。


虛云老和尚七十多歲時法相


飲積雪,自種野菜以充饑,不以為苦。歲暮一日,煮芋釜中,跏趺待熟,虛云老和尚自入定去,待醒來,已半月之久,釜中熟芋已霉高寸許,堅冰如石。


以智慧明鑒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以精進堅固自心,以忍辱滌蕩自心,以持戒清凈自心,以布施解脫自心,此為虛云老和尚嘉言,亦是其受九磨十難后的所思所得。


兼承禪門5宗


1955年12月25日,云居山冬戒期間虛云老和尚上殿說法


虛云老和尚一生志大氣剛、悲深行苦、解行并進、建樹卓著。


于鼓山受臨濟衣缽于妙蓮法師,為臨濟宗四十三世;


又受曹洞宗衣缽于耀成法師,為曹洞宗四十七世;


應福建八寶山青持之請,衍法眼源流,繼良慶之后為法眼第八世祖;


應湖南寶生法師等懇請住持大溈山密印寺,續溈山法第,進承興陽禪師之法,為溈仰宗第八世祖;


決心興復云門山大覺禪寺而發心承嗣云門宗,遙接南宋光孝已庵深凈禪師之法,為云門宗第十二世祖。


其中溈仰、云門、法眼三家,皆屬遙嗣。


興滅繼絕,慧日同光,虛云老和尚以一身而傳承五宗法脈,以使禪風再振。


重興6大名剎


1926年,虛云老和尚在昆明云棲寺春戒期間


1906年,虛云老和尚在云南昆明的江南會館閉關3年后,朝禮雞足山。見山上寺廟戒律廢弛,嚴重打擊和排擠外籍僧侶,遂發愿在山上建一十方叢林,接引諸方學人。


僅用3年,便在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庵上,修建起一座莊嚴雄偉的大廟,并被皇帝敕封為“護國祝圣寺”,寺中供養虛云老和尚請來的《龍版大藏經》一部,至今香火鼎盛,為滇地最著名的十方叢林之一。


后虛云老和尚在滇中闡教近20年,主持修復昆明云棲寺,同時參與或主持興福寺、節竹寺、勝因寺、松隱寺、太華寺、普賢寺等的修復,為此艱辛操勞,長達十余年之。又應閩省主席揚幼京等之請住持福州鼓山湧泉寺,興規矩,肅寺風,頒規約,創辦佛學院,培育僧才,全心護持祖庭。


95歲應廣東李漢魂將軍之請,返曹溪,主持重興六祖道場南華禪寺。南華禪寺修建事畢,得知粵北乳源縣云門山大覺寺為云門宗之源地,虛云老和尚遂辭別曹溪,以一百零五歲的高齡開始他篳路藍縷、重建云門的生涯。


1948年,合影于曹溪南華寺


至1953年6月,虛云老和尚來到江西廬山,養病于大林寺。后感大林寺人來人往難于清靜,便率侍者冒雨登上云居山,住進茅蓬。當夜與僧眾商議,禮請職事。


1953年,虛云老和尚與演成(右一)、寬度(右二)、無可(左一)、戒全(左二)等法師于廬山大林寺合影


次年,為弘揚百丈家風,主持成立真如禪寺僧伽農場,將僧眾分為農林與建筑兩隊,有序分工,并率僧眾如法修持,農禪并重,種地栽禾,修建寺宇,年復一年,日繼一日。


1955年,重建中的云居山真如禪寺


1957年,云居山真如禪寺重建修復工程大體完成,虛云老和尚整頓寺規,嚴肅道風,每年夏講經,冬禪七,并創辦“佛學研究苑”,培育僧才,還應眾戒子之請,開自誓受戒方便法門,為數百戒子授受三壇大戒。


虛云老和尚一生不僅重興了六大名剎,還重建了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處。雖親手修復了這么多寺院,但卻沒有一絲把它們當成自己私有財產的意思。


修復重建好的寺院,大多托付給了有德行之人,而自己,則是一衲、一杖、一笠、一鐘行遍天下。


虛云老和尚祖衣、百衲衣、僧鞋、毯子


在云居山真如禪寺住持期間,以“我愛其古雅也”,用竹、草結茅以居,直至圓寂時,仍住在破舊不堪的茅篷中,唯真道心,可以攝眾


作為近代禪門泰斗,虛云老和尚也正如圓寂前留下的《辭世詩》中所言,眾生無盡愿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將自己百余年的人生做了總結,生死看淡,苦難亦是尋常。(文/王麗榮 圖/云居山真如禪寺 網絡)

編輯:王麗榮 責任編輯: 張妙
下載APP熒幕凈土裝進口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松滋市| 福安市| 大关县| 佛教| 庆元县| 商城县| 浏阳市| 梅州市| 怀宁县| 丘北县| 长丰县| 巴彦淖尔市| 永寿县| 平阴县| 师宗县| 简阳市| 古丈县| 偃师市| 衡南县| 佳木斯市| 长汀县| 玉龙| 金沙县| 莱西市| 山东省| 盐池县| 福建省| 金秀| 海丰县| 和静县| 牙克石市| 行唐县| 遵义市| 怀来县| 宣武区| 南木林县| 庆元县| 同德县| 玉田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