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至27日,中國佛教協會慈善公益培訓交流會在江西吉安青原山凈居寺行思禪院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江西省佛教協會承辦,江西青原弘濟慈善基金會等多家單位協辦。江西省吉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郭金根致歡迎辭,江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妙安法師代表承辦方致辭,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向愿法師主持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130余位佛教界代表、專家學者及慈善組織負責人參會。
26日上午9時,會議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高僧大德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本次慈善公益培訓交流會的啟動。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常藏法師在開幕式講話中強調,推進佛教慈善公益事業需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確保佛教慈善事業始終與黨和國家發展方向同頻共振;二是加強統籌協調,整合資源力量,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公益合力;三是推進法治化、規范化建設,以高標準、嚴要求推動佛教慈善事業提質增效。
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二級巡視員林劍衛指出,慈善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宗教慈善工作。他充分肯定江西佛教界近年來在扶危濟困、教育助學等領域的積極貢獻,并表示此次培訓交流會是提升佛教慈善專業化水平的重要契機,希望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服務社會。
26日下午,北京師范大學王筱昀教授、財務專家孫會珍、中國社會科學院包勝勇研究員分別就慈善組織管理、財務規范及佛教慈善中國化路徑等專題授課,內容涵蓋佛教慈善特點、法律法規及實踐創新。會議還通過短視頻展示了佛教界在鄉村振興、環保護生、賑災救災、災害救助等領域的工作成效。
6月27日上午,為期三天的培訓圓滿落幕。舉辦慈善公益培訓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方針,深化佛教中國化實踐,推動佛教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此次交流為全國佛教慈善組織搭建了高效平臺,有助于提升慈善工作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圖文/弘濟慈善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