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視頻
2025年2月20日(正月廿三),是牛頭宗祖師法融禪師圓寂日。為堅持推進我國佛教中國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念禪師法乳之恩,牛頭禪發祥地南京牛首山佛頂寺依漢傳佛教儀軌,舉行“恢復開放十周年堅持我國佛教中國化祭祖傳供”活動。
法融禪師(594-657),唐代禪宗高僧,禪宗牛頭派創始人,禪宗四祖道信旁出法嗣。十九歲便學通經史,依三論宗學者炅法師落發,學習般若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和禪定,后弘四祖道信禪師祖師禪,貞觀十年習頓教法門于金陵牛首山,法席大盛,學者云集,被尊為牛頭宗初祖。
《心銘》是牛頭禪的根本著作。法融禪師作此駢文,四字一句,共198句,792字,以“無心”為起點,強調“無心用功”的禪修方法。后收錄于《全唐文》卷908、《景德傳燈錄》卷30、《大正藏》、《乾隆藏》、《佛光大藏經》等文獻。
禪師六代傳燈,法脈綿延,創立了系統的禪法修證體系,是為“牛頭禪”。禪宗是佛教中國化的典型,在宗教中國化的今天,“牛頭禪”作為中華禪過渡階段最重要的一支,其創立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禪宗”的形成做了鋪墊,對佛教中國化發展道路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當日晨時,佛頂寺兩序弟子、百名義工集聚祖師殿,志誠奉供。由義工代表于殿前獻花、敬茶。
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京市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清涼寺方丈理海法師,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浦口區佛教協會會長、惠濟講寺方丈朗明法師領首上香頂禮。
“花、香、燈、涂、果,茶、食、寶、珠、衣”十供品于兩序大眾手中接次傳遞,送至祖師殿,供養牛頭宗祖師法融禪師暨歷代祖師。而后誦讀《心銘》,宣讀文疏,敬告先祖。
誦讀《心銘》
誦讀《心銘》
《心銘》全文
宣讀文疏
文疏全文
宣讀完畢后,諸師上供。
朗明法師殿上開示,以十六字贊嘆本次活動:“慎終追遠,莊嚴神圣,祖師感應,護佑大眾”。
朗明法師開示
理海法師開示法融禪師法脈緣起以及濟世生平。他表示,本宗牛頭禪,籍教悟宗,頓漸兼修,奉《楞伽經》為寶典。祖師作《絕觀》一卷,破虛妄之網,顯真實之境;《心銘》一章,蕩塵埃之念,顯心性之純。1900年,敦煌藏經洞發現《心銘》《絕觀論》多個手抄本,藏于法國巴黎國會圖書館、北京圖書館?!端胃呱畟?middot;法融傳》稱法融禪師為“東夏之達摩”。當代禪宗泰斗虛云長老、印順法師均給予法融禪師高度評價。
理海法師開示
愛國愛教,是佛教的優良傳統,佛頂寺于重要節日、重大活動都會舉行升國旗儀式。本次活動最后,四眾弟子于法堂門口升國旗致敬,共祈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牛首山佛頂寺肇始于南朝初年,舊名佛窟寺。唐朝貞觀時期,寺院規模宏大。至2012年江寧區為繼承傳統文化,規劃重建,2015年全面峻工。
恢復開放十年來,寺院始終高舉愛國愛教偉大旗幟,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弘揚人間佛教思想,正信正行、崇儉戒奢,守正創新,認真執行《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辦法》《江蘇省宗教事務條例》,秉持牛頭宗風,傳承牛頭禪法,如法如儀開展佛事活動和文化活動。
佛頂寺表示,未來,全體僧眾將不忘初心,在江蘇省民宗委、南京市民宗局、江寧區民宗局堅強領導下,在江蘇省佛教協會和南京市佛教協會悉心教導下,履行僧人的社會責任,積極服務社會,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圖片/妙澄 果樹 視頻/果木 文案/妙仝)